富爸爸到位?Google準備重金投資Character.AI!線上跟馬斯克聊天,怎麼做到的?
富爸爸到位?Google準備重金投資Character.AI!線上跟馬斯克聊天,怎麼做到的?

《路透》報導指出,AI聊天機器人新創Character.AI受到巨頭Google青睞,正在洽談投資數億美元的事宜,「富爸爸」似乎即將到位。

消息指出,該投資可能以可轉換票據的形式進行。Character.AI 使用Google的雲端服務以及其深度學習專用的處理器晶片 TPU 來訓練模型,經此投資,雙方將加深現有合作夥伴關係。

事實上,Character.AI就是由Google前員工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創立,可以讓用戶跟有名人性格的AI聊天,還有哪些厲害的地方,以下是2023年4月報導:

如果有機會讓你與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愛因斯坦或是漫威的鋼鐵人聊天,你想和他們聊什麼?

由Google前工程師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創立的Character.AI,打造了具有角色扮演特質的個性化AI聊天機器人,讓你能盡情地與貼近角色性格的明星、名人和電影人物的AI機器人暢談,例如近來話題不斷的馬斯克、主演剛上映的《捍衛任務4》的演員基努李維,都可以在Character.AI找到他們的「分身」。

Charactor.AI
使用者可以在Charactor.AI上與AI版Elon Musk聊天。
圖/ Charactor.AI

Character.AI最近更是剛從知名創投a16z以10億美元的估值,獲得1.5億美元的投資,一舉成為AI市場新興獨角獸。

兩位共同創辦人都來自Google,他們想挑戰更新的語言模型技術

Character.AI兩位共同創辦人Noam ShazeerDaniel de Freitas都是前Google工程師,他們曾攜手打造Google對話模型LaMDA的架構,對於對話式AI和語言模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Character.AI兩位共同創辦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
Character.AI兩位共同創辦人Noam Shazeer(圖左)和Daniel de Freitas(圖右)都是Google的前工程師,他們曾一起打造Google對話模型LaMDA的架構,在對話式AI和語言模型的發展上有著重要的貢獻。

像是Noam Shazeer是Google 2017年重要的語言模型Transformer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共同作者,該語言模型也是捲起AI狂潮的ChatGPT背後的重要架構。

Noam Shazeer在美國脫口秀主持人Aarthi Ramamurthy的節目《Good Time Show》上分享到,他與Daniel de Freitas還在Google一起工作時,Daniel de Freitas就一直很想嘗試做像角色扮演這樣的語言模型。

但他坦言,在像Google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對於建構新的應用程式和模型往往會有更多安全、風險上的考量。而新創公司的優點就是大膽、直接,也比較沒有品牌風險的疑慮,他們因此決定離開Google,攜手創辦Character.AI,挑戰他們更想嘗試的語言模型技術。

Noam Shazeer在《Good Time Show》Yoetube頻道接受訪談
創辦人們考慮到新創公司比較沒有品牌風險的疑慮,決定離開Google攜手創辦Character.AI。

不同於ChatGPT,Character.AI角色扮演機器人創造更有情感、鮮明性格的擬真對話

Character.AI結合了深度學習與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從頭端開始構建和訓練模型,它能讓使用者與AI一同合作編寫對話,並且在對話過程中反覆學習,創建更精準的角色台詞,給予使用者一種「你真的在和這位角色明星交談」的錯覺。

Character.AI目前有超過20種AI聊天機器人的分類清單,你可以在電影角色清單中和鋼鐵人聊動力裝甲設計的秘訣,在名人清單中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討論科技趨勢,也可以和用戶建立的虛擬心理學家談論煩惱,無論是需要專家諮詢、和明星聊天娛樂或是想尋找一個知心的朋友,都能在Character.AI上達成。

Character.AI
Character.AI有超過20種AI聊天機器人的分類,包含像是電影角色、名人等。

但是Character.AI想做的遠遠不止如此。不同於ChatGPT只是一個單純的「聊天機器人」,Character.AI所建構出的AI對話,不僅帶有鮮明的角色性格,同時能根據角色的個人故事、領域,創造出更富有「情感」的擬真人式對談,因此他們真正的目標是讓使用者打造完全客製化、個人化並且擁有鮮明性格和價值的AI夥伴

使用者在註冊帳號後,可以自己打造各種性格的機器人,甚至上傳已經做好的虛擬角色檔案並和他們聊天。2021年9月Character.AI剛推出測試版時,僅有不到100個虛擬角色,短短一年多內,使用者們已經在平台上創造了將近300萬位虛擬角色。儘管當前Character.AI都還是免費的服務,不過Noam Shazeer表示未來將會推行創建角色的付費訂閱制度,也不排除廣告收益。

Character.AI
Character.AI所建構出的AI對話,帶有鮮明的角色性格。

根據網站排名分析平台Similarweb的排名,Character.AI現在是每月流量排名全球前400名的活躍網站。它近日還發佈了AI模型的新版本Character1.2早期預覽版,以Character1.1模型為基礎,新版本引入了更多生產力功能,包含讓使用者創建的虛擬角色能夠撰寫電子郵件草稿、以學習夥伴身分協助使用者準備各種考試等等。

以10億美元估值完成A輪募資,投資方肯定AI「陪伴人類」的應用技術

Character.AI近日剛以1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A輪募資,獲得1.5億美元的募資金。該輪由美國矽谷創投界名人Marc Andreessen成立的創投企業a16z領投,其他投資方包括微軟子公司GitHub前執行長Nat Friedman、美國著名天使投資人Elad Gil,以及矽谷最活躍的種子投資機構SV Angel等。

a16z的合夥人Sarah Wang表示,當今AI發展的重點不再是回答問題或完成手頭任務的結果導向工具,更重要的是AI與人類的「陪伴應用」。她認為,從虛擬專家、心理陪伴甚至是柏拉圖式的戀愛關係都可能透過AI達成,就如同Character.AI這樣性質的平台,「不僅可能改變人類與AI的互動方式,更可能將廣泛地重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整個技術的互動模式。」

AI新創爆炸式成長帶來隱憂:產業界可能超越學術界主導AI發展

從ChatGPT到Character.AI,AI應用不僅在新創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徹底影響了人們與科技互動的形式。面對如同Character.AI般雨後春筍的AI新創,以及像是微軟、Google等大型科技巨頭,不斷以驚人的速度突破AI技術,不僅學術界,連產業界自身都開始感到隱憂。

前幾日,包括馬斯克在內的1,000多名科技業領袖和研究人員,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世界所有AI實驗室停止對AI的開發,並且認為AI會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

延伸閱讀:馬斯克狂砲轟老友OpenAI、還聯合千人連署!為什他對GPT這麼反感?

Elon Musk與1000多名科技領袖和研究員發起「停止發展AI」公開信
包括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在內的1000多名科技業領袖和研究人員,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世界所有AI實驗室停止對AI的開發,認為AI將會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

有AI專家認為,AI領域現階段已出現「產業界超越學術界」的現象,在學術出版物和先進模型的開發上主導了整個AI研究的推進。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近日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一篇《產業在AI研究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論文也發現,在2020年有將近70%的AI博士畢業生都選擇進入了業界工作,而非學術界,而這個數字在2004年時僅有21%。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AI領域出現「工業捕獲」現象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近日發表的一篇《產業在AI研究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論文中。

儘管科技企業對於AI的突破和應用能讓市場上的消費者受益,卻可能會導致公共利益被忽視。舉例而言,假設企業掌握了開發像Character.AI這樣個性化對話式AI所需的大量數據和研究人員,而政府或學術機構可能無法獲取這些資源,這項技術能在教育界、學術界帶來的公共利益就可能會被忽視。

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該加以關注AI領域,並考慮制定政策措施,包含支持公共部門和非營利組織的AI技術開發,或是主動開發與公共利益相關的AI替代模型等,確保公共利益和產業界商業利益之間能夠取得平衡。

參考資料:[character.AI]、[Science]、Business WireVentureBeatCNBCTech Funding NewsVentureBeatNasdaq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A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